FAQ
你以為印完就沒事?常見的3D列印後處理方式
3D列印是以層層堆積的方式製作,列印層厚即使再薄,也會影響到表面的精細度。因此,需要透過後處理來提升模型外觀或耐用性。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後處理方式。
四種常見3D列印技術後處理
- FDM(熱熔融沉積成型)
FDM技術透過加熱塑膠線材並逐層堆疊來製作模型,成品表面通常會有明顯的層紋,需要進一步處理。
FDM主要後處理步驟:
1.去除支撐材
使用支撐材來支撐懸空結構,可分為可溶性與不可溶性,可溶性支撐材可用水或化學藥劑溶解,不可溶性支撐材則需手動拔除或使用工具撬起。
2.打磨
針對表面層紋或凹凸不均的地方進行打磨。建議先使用粗粒度的砂紙打磨,再逐步換成細砂紙,獲得更平滑的表面。想要再達到更細膩的表面,可以使用濕磨(使用水或其他液體),同時也能減少粉塵吸入。
3.底漆補土
若模型有上色需求,打磨後可以使用底漆補土,噴完底漆後能夠有效遮蓋層紋,方便檢查瑕疵並均勻塗料發色,提高上色效率。
4.上色與塗裝
底漆乾燥後,進行上色。可依需求選擇噴漆或手工塗裝,並選擇拋光或磨砂塗層。
使用支撐材來支撐懸空結構,可分為可溶性與不可溶性,可溶性支撐材可用水或化學藥劑溶解,不可溶性支撐材則需手動拔除或使用工具撬起。
2.打磨
針對表面層紋或凹凸不均的地方進行打磨。建議先使用粗粒度的砂紙打磨,再逐步換成細砂紙,獲得更平滑的表面。想要再達到更細膩的表面,可以使用濕磨(使用水或其他液體),同時也能減少粉塵吸入。
3.底漆補土
若模型有上色需求,打磨後可以使用底漆補土,噴完底漆後能夠有效遮蓋層紋,方便檢查瑕疵並均勻塗料發色,提高上色效率。
4.上色與塗裝
底漆乾燥後,進行上色。可依需求選擇噴漆或手工塗裝,並選擇拋光或磨砂塗層。
-
光固化(LCD/SLA/DLP)
光固化技術是利用光源照射液態樹脂,使其逐層固化。與FDM不同,後處理需額外進行清洗與固化。
光固化主要後處理步驟:
1.去除支撐材
與FDM相同,可手動或使用工具移除
2.清洗
物件需浸泡於清洗液中,去除未固化的樹脂。可手動清洗或使用超聲波清洗機。
3.固化
清洗後的物件需經紫外光(UV燈或UV固化機)照射,以增加硬度與耐用性。
4.打磨補孔
除了表面打磨外,大型模型通常會事先打孔,以方便使內部樹脂流出,減少材料浪費與降低成本。列印完成後需填補這些孔洞,以確保模型完整性。
5.底漆補土
與FDM類似,底漆能提升塗裝效果並修補瑕疵。
6.上色與塗裝
乾燥後可進行上色,並選擇適合的塗裝方式來提升質感。
與FDM相同,可手動或使用工具移除
2.清洗
物件需浸泡於清洗液中,去除未固化的樹脂。可手動清洗或使用超聲波清洗機。
3.固化
清洗後的物件需經紫外光(UV燈或UV固化機)照射,以增加硬度與耐用性。
4.打磨補孔
除了表面打磨外,大型模型通常會事先打孔,以方便使內部樹脂流出,減少材料浪費與降低成本。列印完成後需填補這些孔洞,以確保模型完整性。
5.底漆補土
與FDM類似,底漆能提升塗裝效果並修補瑕疵。
6.上色與塗裝
乾燥後可進行上色,並選擇適合的塗裝方式來提升質感。
- 粉末燒結技術(SLS/SLM)
粉末燒結技術透過雷射光將粉末逐層燒結成固體。列印完成後的成品會被埋在粉末堆中,因此需要進行後處理,以去除多餘粉末。
SLS主要後處理步驟:
1.冷卻
列印完成後,需等待成型粉槽充分冷卻,以避免零件因溫差而變形。
2.去除多餘粉末
取出零件並清除未燒結的粉末。
3.粉末回收
使用吸塵設備收集可重複使用的粉末,以減少材料浪費並降低成本
4.表面處理
透過噴砂技術去除零件表面的顆粒,使其更加平滑
5.染色或上色
根據需求,對零件進行染色或塗裝,以提升外觀效果
列印完成後,需等待成型粉槽充分冷卻,以避免零件因溫差而變形。
2.去除多餘粉末
取出零件並清除未燒結的粉末。
3.粉末回收
使用吸塵設備收集可重複使用的粉末,以減少材料浪費並降低成本
4.表面處理
透過噴砂技術去除零件表面的顆粒,使其更加平滑
5.染色或上色
根據需求,對零件進行染色或塗裝,以提升外觀效果
SLM主要後處理步驟:
1.去除多餘粉末
取出零件,並清除未熔融的金屬粉末。
2.粉末回收
使用專業回收設備收集未熔融的金屬粉末,以重複利用,降低材料成本。
3.去除支撐結構
由於SLM列印的金屬零件較重且需要支撐結構,需透過線切割或工具(如鉗子)移除支撐材。
4.表面處理
金屬列印表面較粗糙,可使用噴砂、拋光或塗層技術改善外觀與手感。
5.熱處理
列印件可透過熱處理(如退火、固溶處理、時效處理等),改善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。
取出零件,並清除未熔融的金屬粉末。
2.粉末回收
使用專業回收設備收集未熔融的金屬粉末,以重複利用,降低材料成本。
3.去除支撐結構
由於SLM列印的金屬零件較重且需要支撐結構,需透過線切割或工具(如鉗子)移除支撐材。
4.表面處理
金屬列印表面較粗糙,可使用噴砂、拋光或塗層技術改善外觀與手感。
5.熱處理
列印件可透過熱處理(如退火、固溶處理、時效處理等),改善金屬材料的機械性能。
透過適當的後處理,3D列印零件不僅能達到更佳的外觀與觸感,也能提升耐用性與機械性能,使其更符合最終應用需求。